1.表面改性技術
表面改性技術即能夠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耐蝕性、抗高溫氧化性能,或裝飾材料 表面,或使材料表面具有各種特殊功能(如電性能、磁性能和光電性能等)的有關工程技術。
2.表面加工技術
表面加工技術即能夠在材料表面加工或制作各種功能結構元器件的有關技術。例如, 能夠在單晶硅表面制作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光刻技術、離子刻蝕技術等。
3.表面合成材料技術
表面合成材料技術即借助各種手段在材料表面合成新材料的技術,如納米粒子制備過 程中的材料表面處理技術、離子注人制備或合成新材料等。
4.表面加工三維合成技術
表面加工三維合成技術即將二維表面加工累積成三維零件的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等。
從以上論述可見,表面處理綜合了材料科學、冶金學、物理、化學、表面科學各門學 科的***成果,是一門正在迅速發展的新型學科。表面處理研究對象包括固體材料表面 層;加工方法為物理法、化學法、電化學法、高真空法、生物髙分子法;手段有涂裝、處 理、擴散及固定化;研究目的及作用為形成特殊功能的表面層及覆蓋層,起到裝飾、防護、特殊功能〔強化、韌化等)作用。表面處理內涵豐富,已在工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表面處理工藝種類繁多,所依據的原理各不相同。在應用時必須放開視野從中選取符合技術要求,而又經濟簡便的方法。
材料表面處理技術既可對材料表面改性,制備多功能的涂、鍍、滲、覆層,成倍延長 機件的壽命;又可對產品進行裝飾;還可對廢舊機件進行修復。歸納起來,材料表面處理 技術具有如下的技術特點:
(1)在廉價的基體材料上,對表面施以各種處理,使其獲得多功能性(防腐、耐磨、 耐熱、耐高溫、耐疲勞、耐輻射、抗氧化以及光、熱、磁、電等特殊功能〕、裝飾性表面。 例如,復合滲硼可以成倍提高材料的耐磨性、熱疲勞性、紅硬性以及耐蝕性。某些表面處 理能使其整體材料得到難以獲得的微晶、非晶態等特殊晶型。
(2)表面涂層或改性層甚薄,從微米級到毫米級,但卻起到了大量昂貴整體材料難以 達到的效果。大幅度節省材料、能源、資源。
(3)延長使用壽命。作為機件、構件的預保護,使之能承受腐蝕與磨損「并使高溫機件、構件的耐熱性大大提高,延長了使用壽命;作為廢舊機件的修復,可使機件的壽命成 倍延長。例如,電站的空氣預熱鋼管不經處理,壽命僅有數月,經滲鋁處理后壽命至少達 10年,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總之,表面工程技術是一種內涵深、外延廣、滲透力強、影響面寬的綜合而通用性的工程技術。
(4)活化?;罨墙柚谟么呋钚越饘倩衔锏娜芤?,對經過敏化的表面進行處理。其實質是將吸附有還原劑的制品浸入含有貴金屬鹽的氧化劑的水溶液中,于是貴金屬離子作為氧化劑就被S2+n還原,還原了的貴金屬呈膠體狀微粒沉積在制品表面上,它具有較強的催化活性。當將此種表面浸入化學鍍溶液中時,這些微粒就成為催化中心,使化學鍍覆的反應速度加快。
(5)還原處理。經活化處理和用清水洗凈后的制品在進行化學鍍之前,用一定濃度的化學鍍時用的還原劑溶液將制品浸漬,以便將未洗凈的活化劑還原除凈,這稱為還原處理?;瘜W鍍銅時,用甲醛溶液還原處理,化學鍍鎳時用次磷酸鈉溶液還原處理。
(6)化學鍍。化學鍍的目的是在塑料制品表面生成一層導電的金屬膜,給塑料制品電鍍金屬層創造條件,因此化學鍍 是塑料電鍍的關鍵性步驟。
文章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刪除。